分卷阅读147
    中在跪经安灵,不方面见客,失礼之处,多请谅解。送的礼不论谁家的,都先收下来,做好登记,明白吗?”    王山恭声答应。    诺儿被冯氏抱着,好一阵稀罕后,他脸都红了。    见贺林轩没跟上来,连忙招手说:“阿父,快点!”    隔了这么一段距离,贺林轩都接收到他求助的小眼神了,笑着快步上前来。    他道:“阿么,昨日匆忙实在怠慢您了。对了,信儿还给阿公阿祖准备了礼物呢,昨天都忘了给您。”    “是吗?”    冯氏面露喜色,招呼李信过来,摸着他的脑袋一阵夸他。    诺儿成功获救,抱着阿父的脖子,一脸劫后余生的模样。    而李信方才被张三水抓着,摸他的筋骨,说他身板太弱日后要跟着阿公多练练,否则以后娶了夫郎可怎么好云云,早已面红耳赤。    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逃出虎穴又进了狼窝,投给贺林轩一个感激的小眼神。    但等他被冯氏摸着脸蛋,心肝肉儿地一阵疼爱后,路都不会走了。    左右一看,却见叔父已经抱着诺儿走到阿叔身边,阿父和阿爹含笑地看着他,阿公更是笑说他太容易害羞,太爱脸红了。    顿时:“……”    诺儿瞄了一眼,窝在贺林轩耳边小声说:“阿兄真可怜。”    并肩走着的李文斌听见,拍拍他的小屁股说:“那你怎么不去救你阿兄于水火?”    诺儿立刻摇头如拨浪鼓,在贺林轩怀里拱着说:“阿父我饿了,走走走,我们吃饭去!”    李文斌笑话他:“早饭吃了两顿,刚才用了那么多点心,还喊饿呢?你是不把自己吃成一个小胖子,就不知道肉是怎么长到身上的是吧?你现在的肉就多得不能看了,不信你问你阿父。”    爹俩看向贺林轩,却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李文斌忙问:“林轩,怎么了?”    贺林轩回过神来,摇头笑道:“没事。就是在想明日进宫,要不要做些特别的准备。”    李文斌不疑有他,道:“等会儿吃完饭,再请教张阿叔和阿么吧。”    “嗯。”    贺林轩点头,松开一只抱着诺儿的手,牵住了李文斌。    待饭后,果然又有不少人陆续登门道贺。    张家人见他们关门避客但礼数周到,并没有疏忽之处,再同他们说了进宫谢恩的章程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便先回了隔壁。    李文武把放置圣旨的香案请去了灵堂,和两老分享喜讯后,就让李信带着诺儿回屋歇晌。    四个大人则移步书房。    一进门,张河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林轩,都买了三十多个铺面了,王山还没停手呢!你买这么多铺面,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章节目录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六章    买办陈党被收官的铺子一事, 虽然贺林轩开了先河。    但他背靠李家顾忌少,并没什么人敢效仿, 所有人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直到银号改革推行,嗅觉灵敏且危机意识强烈的一些大家族,才开始着手买办田产和商铺,转嫁风险。    朝廷的要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行情越发紧俏。    但就是这样, 王山也没有停下买入的行为。    每旬四方来贺长漳分号的收入到手,他就开始挥霍,好似银票到手里十分烫手一样。    李文武和张河一旁看着颇感心惊肉跳。    昨天不是说话的时机,现在才忙发问了。    贺林轩让他们坐下说话, 把王山上交的地契盒子打开, 和李文斌一起翻看。    李文斌掂量了下地契的厚度,也有些吃惊:“怎么买了这么多?”    贺林轩笑道:“南地的士子出手阔绰, 长漳分号每日的收入高出山水镇三到十倍,正好被查封的铺面便宜,就多买一些。”    听他说的轻巧,李文斌哭笑不得, 也问他:“你买这么多,要做什么?”    贺林轩朝他眨眨眼睛,“你猜?”    “我猜——你是耳朵痒了,嗯?”    李文斌捏住他的耳朵,尾音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贺林轩连忙告饶, “勉之,我错了。”    说着拿下他的手,放在嘴边亲了一口,挂着一脸的傻笑。    张河看不过眼了,重重地咳了一声。    李文斌嗖地把手抽回来,也不去看阿兄阿嫂是怎样的戏谑表情,催着贺林轩说正事。    暗地里,还在他大腿上掐了一把。    贺林轩覆在他手背,摸了摸他手指的骨节,也不再卖关子。    他把手下人画的京城的区域地图铺开,上面很细致地将买下来的铺面位置用朱笔醒目地标出来,一目了然。    东西南北四面的坊市都有,其中以距离李府很近的东喜坊和东治坊最为集中。    “具体的事,还需要对着各处的实地情况,再拟一份实行计划。我先和你们说一个大概吧。”    贺林轩耐心地和他们说起自己的计划。    “每一处铺面,都有各自的用处。咱们先来说这里。”    他点了点地图上位于南陵城东北方位的地域,道:“这里,是南陵城中除了皇宫之外最贵重的地方。达官贵人、士族高门密集,还有国子监、京陵书院等四家学府集中于此。”    “可以不客气地说,全京城有学问的人十数中有六个都在这里。    咱们做生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方才所说,地利已经足够。而其余两样,它完全满足。    先说天时。    皇帝陛下以兵起复,治国却不能以兵武为重。为了安定和笼络文臣,他接下来肯定会对读书人礼贤下士,多加宽宥和重用。    唔,阿兄,你可有听他们说起今年要开办恩科的事?”    李文武直点头,赞道:“林轩真是算无遗策。”    新帝登基经常会加开恩科,一为施恩,二为培养势力。    不过这大多是在登基次年才有的举措。    但天顺帝登基的情况特殊,又面临很大的吏治缺口,几经考量,才决定在今秋开办。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