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
书迷正在阅读:滑铁卢先生、我哭了,我装的、柠柠宝贝、林舟、穿成雪豹幼崽后我成了团宠、情花册、我妈和我情敌HE了、界中界、这个NPC果然有问题、婚外情(出轨)
		
		    盗,那些小国家都要给几分面子,在海外卖货也不会有太多阻碍。    只能等大阿哥闲下来,或是从叔伯那里下手。    胤祜瞄了他一眼:“是我太废物了,帮不上什么忙。”    “瞎说什么呢?”太子在他头rua了一把。    有弟弟给他提供便利,帮他找来各方面的资料,已经是条捷径了,只是没有合理的来源,很多资料都压在他手里,他只能交给下面的人去研究,自己给点提示,所以进展很慢。    顿了下,太子又道:“在江南卖玻璃赚到的钱,我分成了五份,两份拿去造船,一份用来办学堂。”    “办学堂?”胤祜瞪直了眼睛。    “先挑一批人来培养洋文。将来出海用得上。”    “准备工作要做好。”胤祜表示赞同,又道:“饭要一口一口吃,咱们刚起步,走慢一点也没事。”    “等老三结业以后……”太子说到一半就停了。    目光落到三阿哥和四阿哥身上,他要办学堂,不可能只教洋文,还有各种他想拿出来的技术,都要培养人才。    太子盯上了三阿哥。    培养人才的事交给三阿哥,四阿哥管钱,到时候海外赚回来的钱,不可能揣进兜,就交给四阿哥规划。    剩下的弟弟还有得等。    胤祜也瞅了三阿哥一眼,正好三阿哥回过头来,逮了个正着,他高喊道:“二哥,六弟,怎么不进来?”    “我来了!”胤祜应道。    他甩下亲哥,像个小炮弹一样冲了进去。    詹事府的玻璃铺子还挺宽敞的,进门是柜台,中间摆着一张小桌子,桌上有个鱼缸,养了两尾锦鲤。    右侧地上放了三个木头框子,其中两个架着透明的大面玻璃,剩下一个框子上架着玻璃镜子,没占多少地。    另一侧是一排博古架,架子上放着各式玻璃摆件。    胤祜直奔两条鱼而去。    看了眼,就嫌弃道:“没我家金一和金二漂亮。”    铺子里有三个中年富商在看玻璃摆件,听到胤祜这句话,三人齐齐回过头来,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他。    看也就算了,还在摇头叹气。    “无知小儿,这是太子爷养的鱼!岂是你家的鱼能比的?”    “纵使你家有一千条鱼,也比不得这两条!”    玻璃铺的大掌柜站在柜台后面拨算盘,他一抬头,就瞧见太子跟在胤祜身后,正目光幽幽地望着那三人。    大掌柜赶紧合上账本,“铺子打烊了,三位请回吧!”    大上午就说打烊,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随着大掌柜一声打烊,立刻有人将三位富商赶了出去,这是詹事府的铺子,被赶出动也不敢闹事。    三人没急着走,站在街上。    隔着玻璃望见大掌柜对几个小孩点头哈腰。    他们忽然明白了什么。    大掌柜在铺子里向胤祜赔礼道歉,“是奴才管理不善,溜进几条小杂鱼,惊扰了六阿哥。还望六阿哥恕罪!”    “没事,我不生气。”    被人奚落了一顿,胤祜倒是没生气。    像这种拜高踩低的人宫里遍地都是,他见得多了。    他哥身份地位高,放个屁都是香的,他养的鱼被人吹捧实在太正常了,虽然这两条不是他养的,但挂了亲哥的名。    胤祜依然嫌弃。    “那三人有点瞎,这两条丑鱼哪里好看?一身鳞片黯淡无光,尾巴摆起来也没劲!哪哪都不行!”    三阿哥和四阿哥也过去看鱼。    “六弟的鱼更好看,在阳光下还流光溢彩,游动起来也更鲜活。”四阿哥看了一会儿,给出了评论。    “我也这样觉得!”胤祜从旁边的小碗里抓了一把鱼食撒下去,“可能是鱼缸太浅了,不够它们施展。”    嫌弃了鱼和鱼缸,他还要嫌弃太子:“眼光太差!”    太子:“这鱼不是我养的。”    这鱼养在詹事府的铺子里,到别人口中就成了他的鱼。    他也很冤枉!!    ……    在宫外玩了一天,为了避免宫里的弟弟闹起来,太子给他们一人带了对玻璃小马,把一群弟弟都哄好了。    之后两天,胤祜在关注棒国君王。    太子盯上了三阿哥和四阿哥。    第二天下午,四阿哥收到个宫外传来的消息,在胤祜的“一举得男”后,阿惠的母亲早产了,第二天生了个女儿。    收到消息后,三阿哥和四阿哥都很兴奋。    然后被太子逮住了。    俩人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太子的表情有点一言难尽。    他家弟弟那么可爱,居然是个毒奶属性。    只会送反向祝福,就很不可爱了!    仔细回忆了一下,还真是那么回事,自家弟弟每次祝人家一举得男,第二天必定生产,还都是生女儿。    “等大哥娶了福晋,让小六祝他生女儿。给他送个儿子!”    “大哥听了会不高兴!”三阿哥觉得不行,“他已经有两个女儿了,再祝他生女儿,恐怕他不会领情。”    “提前给大哥透个口风。”太子道。    他们三个已经掌握了生女秘诀,一致决定要瞒着胤祜。    ……    时光荏苒,四年一晃而过。    康熙三十一年,胤祜年满十二岁,康熙如约让他从上书房结业,可惜他的种田大业还无法执行。    ——太皇太后病危。    太皇太后比历史上多活了几年,可毕竟年纪大了,能多活几年已是幸运,今年眼看着是熬不过去了。    胤祜无心出宫,见天地往慈宁宫跑,深怕自己一出宫,就见不到老太太了。    这是他两辈子以来第一次直面死亡。    上辈子父母逝去时,他年纪太小。    他跟在姐姐和哥哥身边长大,也没有别的长辈,生死对他而言是件很遥远的事情,对他身边的人而言也很遥远。毕竟姐姐和哥哥都很年轻,他不用去面对生离死别。    这一次,是躲不过了。    太皇太后一天老过一天,能活到七十九,已经是高龄了。    但胤祜依然惶恐。    皇后和太子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也无从安慰。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他早晚会面对亲人的逝去,只是这一天来得比较早。    太皇太后从正月底熬到三月初,突然陷入沉迷中。    宫里的阿哥们也无心读书了,都呆在慈宁宫里不肯走。    康熙放下国事,亲自守在太皇太后身边。    太医院里几人医术最高明的太医在慈宁宫驻守了一个多月。    太医只能对康熙摇头。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已近油尽灯枯。就算熬过这一劫,估计也熬不过三个月,微臣已经尽力了。”    衰老而死,谁都避免不了,太医守在慈宁宫也回天乏术,只能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