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好诗
书迷正在阅读:武映三千道、生死帝尊、四合院:终极粮草、开局睡了女帝,我是真的想作死、开局一间铁匠铺、行为艺术家的荒诞游戏、从领主开始的末世生活、在美漫抽取魔兽争霸技能、强穿七零:军哥和空间让我躺赢了、揣崽离婚后,前夫三跪九叩求和好
		
		    午膳很丰盛,并不是蔡邕说的‘区区薄酒’。    怎么说都是九卿级别的人物,家境不能和顶级豪门相比,但也不可能差到哪去。    “就是没有歌姬献舞,也没有乐器鼓奏活跃气氛,就蔡邕这么一个老头子,还总是之乎者也的烦人,多少有些不美!”    酒足饭饱后,吕布有些遗憾的想道。    “上午,聆听了将军对圣人学说高屋建瓴的观点,颇有格局,令邕佩服!”    午膳结束后,蔡邕捻须说道:    “请移步书房,邕想进一步了解,将军对经书中的微言大义有何高论!”    “啊,这个……!”    正处于饱暖思**……,呸,是吃饱了之后想做点什么的吕布,听到蔡邕的话,一阵头大。    “呵呵呵呵!”    发出轻笑,在蔡邕看不到的地方,吕布眼珠子乱转,急思对策。    “有了!”    暗叫一声,吕布看向蔡邕,笑道:    “伯喈先生,上午,我们讨论了经书大义,下午,不妨说说诗词歌赋,如何?”    “哦?”    蔡邕惊奇的问道:    “将军对诗词歌赋也有研究?”    “呵呵!”    再度轻笑。    不过,这一次,吕布却成竹在胸,微笑道:    “不瞒伯喈先生,布闲时好观赏风景,常触景而发,倒是作了一些诗词,正欲向先生请教!”    “不过……!”    不待蔡邕说话,吕布紧接着补充道:    “布作诗,喜欢随意而发,不喜居于格式,故,五言诗不多,倒是七言诗和格式不对称的诗词较多!”    “主要是触景而发,随心而感,布为人率性,让先生见笑了!”    “哦?”    蔡邕好奇的看着吕布,说道:    “将军竟然自出机杼,以七言为主作诗?还喜欢格式不对称之诗词?”    “邕倒要见识一下,将军请!”    向吕布一拱手,蔡邕面带期许。    “呵呵!”    看着蔡邕的模样,吕布心中一乐。    “嘿嘿,现场作诗,哥当然不行,五言诗在汉代达到大成,哥自然也比不过你,毕竟没法抄袭不是?”    “可七言诗,和格式随意的词,却是汉以后才繁荣起来的,哥拥有二千多年知识储备,会怕你?”    诗这玩意,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已经开始盛行了,但真正的巅峰,毫无疑问是唐宋。    拿出唐宋的诗来,还不立刻亮瞎蔡邕那对老眼?    前世为了泡妞,或者说为了增加文学素养,吕布着实背了不少诗词。    当然,真正泡妞的时候,那些诗是一句也没用上。    小时候听说美女喜欢拥有才华的男人,谁知长大后才明白,人家美女只认钱!    那是段忧伤的往事!    前世的青葱岁月。    “嗯!”    在蔡邕期待的目光下,吕布略作沉吟,整理思路。    “有首五言诗!”    吕布微微一笑,说道:    “乃布少年时所做,尚不成熟,还请先生指点!”    “左将军尽管说来,老夫正欲聆听!”    蔡邕拱手说道。    “呵呵!”    暗笑一声,吕布右手置于胸前,掌心向上,五指微握,目光看向窗外。    一副思考和回忆状。    很快,一首五言绝句,自口中郎朗而出。    “窗前明月光,地上鞋……,不,地上疑是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知为何,这首前世小学就滚瓜烂熟的诗,竟然差点背错了。    没关系!    吕布反应很快,机敏的改了回来。    “妙,妙,妙!”    反复回味了几遍,蔡邕击掌而叹。    显然,诗仙的诗,不可能震慑不住蔡邕,这个当世最顶尖的文豪、大家,立刻叹为观止。    他当即对吕布念的诗,逐字逐句,一一分析,发现每一个字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完美到无可挑剔!    刹那间,蔡邕对吕布的观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上午经义讨论时,吕布那番泛泛而谈的论调,让他有所怀疑,现在,则完全消失了。    这等诗句,岂是常人能做?    至于抄袭,扯淡!    当老夫是什么人?    商周以来,春秋以降,什么诗词歌赋老夫不知道?    是不是抄袭,老夫一眼即明。    左将军真是天才啊!    “这首《静夜思》,着实不凡!”    半晌,蔡邕才按捺住情绪,问道:    “将军言,此诗为少年时所作,说明必然还有大作,请一一道来,老夫洗耳恭听!”    “好说,好说!”    见蔡邕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吕布笑眯眯的说道。    “这下,哥这饱学鸿儒,当世大贤的名声,是跑不掉了!”    他心下暗道。    今日过后,蔡邕必会为他宣传。    蔡邕何等人?    出自他的口中,可信度简直达到满分!    也就是说,吕布即将名满天下。    不是战神之名,而是诗仙,或诗圣之类的名声。    总之,很厉害就对了!    当然,想达到这个程度,仅仅一首《静夜思》可不行,还得继续努力。    “什么建安七子,诸葛村夫,周瑜小儿之辈,日后,都要对哥顶礼膜拜!”    暗自得意了一下,吕布继续回想记忆中的诗。    然而,不知为何,竟然想不起来了。    一方面,隔得时间太久,记忆开始模糊。    另一方面,对面有个糟老头子盯着,目光炯炯,满含期待,难免让人心虚。    所以,吕布竟然头脑混乱,一时间想不起那些朗朗上口的诗了。    “伯喈先生,屋内论诗,缺乏情怀!”    吕布向窗外看了一眼,趁机避开蔡邕那夺人目光,说道:    “以吾之见,不妨在花园中走走,以景色怡情,诗句陶冶,岂不美哉?”    “对!”    蔡邕点头,说道:    “左将军言之有理,诗之一道,岂能不和景色相宜?却是老夫思虑不周了!”    诗和风景,向来相伴相随,缺一不可,对此,蔡邕自然赞同。    于是,两人结伴而行,来到了蔡府后花园。    蔡邕家的后花园打理的十分精致,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一俱全。    虽然现在进入了冬季,但菊花、桂花这些晚秋的花,还存有一些,加上布局讲究,依然颇有格调。    “伯喈先生的家,好生风雅!”    吕布啧啧称赞。    “小道耳,不足挂齿!”    蔡邕摆手说道:    “还请将军吟诗,让老夫一开眼界!”    “也好!”    吕布微笑道。    蔡邕想听,他又何尝不想吟呢?    事实上,吕布已经急不可耐了。    因为,在路上,他连续想起了好几首!    于是,一手负后,一手置于胸前,面上表情和四周景色契合,吕布一口气吟出三首诗来。    句句是好诗!    而且和当前景色搭配!    前世储备,恰当其时!    一时间,蔡邕心情澎湃,口中反复念叨这些诗句,陷入文人那独特的不可自拔情绪当中。    “嘿嘿!”    宽袖长袍,一副名士风流模样,吕布此刻踌躇满志。    ‘叮咚……’    正在此时,远处隐隐传来泉水一般的弹琴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