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第143章 新的征程
书迷正在阅读:福运闺秀在七零、和离后,候门主母怒嫁权臣、八零:我和最帅知青领证了、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真千金上全员恶人综艺靠摆烂爆红、大师姐下错山后、女配她从来不信命、镇疆军、农门巨子、重生之王妃是破案奇才
		
		    各种吹捧新消费咖啡品牌的文章,总喜欢强调自己成绩快速增长,在电商上大杀特杀,把雀巢咖啡逼入僵局。    典型的是“比增速”。    他们会强调新消费品牌快速增长,而雀巢增速连年下降。    这种对比,怎么说呢。    就像毕业生收入远超世界首富,结果比的是增幅;    小鲜肉力压老戏骨夺得大奖,结果夺的是最佳新人奖。    纯纯一个文字游戏。    新品牌像刚毕业的实习生,月薪三千,多拿了三百全勤收入直接加10%。    已经在谷底,怎走都是向上。    雀巢就像华尔街首富,要加10%比登天还难。    当然,这里就是随便举个栗子,只要华尔街这帮子大佬发推勤快,股价上蹿下跳很容易。    比增幅不看基数,属于耍流氓。    两块钱买双手套工地搬砖,一天收益没有个10000%都算是被中间商赚了差价。    更本质的区别在于,雀巢提供的根本就不是咖啡。    是随时随地的廉价咖啡因。    这种新消费品牌,多是电商品牌,专注线上,吃办公室社畜市场。    而雀巢咖啡专注线下,主打的就是一个人人能享受的便宜咖啡因。    那东西的味道都不能叫咖啡,别说高级白领了,就是学生都嫌弃。    但真的便宜快捷。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不就是便宜速溶嘛,电商上便宜的速溶多了去了。    对,你说的对。    但那是电商上。    雀巢这种老牌公司,其牛逼之处在于线下渠道。    你可以在超市、便利店,甚至是农村杂货店买到雀巢速溶。    卖给职场社畜,算你有点东西。但要卖给村头二狗子和学校小卖部,那才是真的牛逼。    在渠道几乎无敌的同时,雀巢咖啡背后是一整套磨合了数十年的生产供应体系。    雀巢有自己的咖啡种植基地,品质稳定。    散户从农户手中收咖啡豆,好的时候过剩,差的时候乞讨。    但雀巢不存在这个问题。    别管好喝还是难喝,人家总能做成一个标准化,确实很厉害。    深入的渠道 永远稳定的品质这两点,后来者真就拿头都赶不上,这些甚至都不是钱能解决的事儿。    有些资源,一开始拿不到,后来就再也无法染指了。    杂货店中心的位置 永远喝不出差别的口感 廉价的咖啡因 奶茶的廉价替代品,这套拳,是几十年的功力。    对于这些社畜和学生来说,这些廉价的咖啡因,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产力。    方宇滔滔不绝的一口气向张豪和杭嘉灌输了这么多东西,最后还不忘开了句玩笑,    “或许大家都说雀巢咖啡难喝,可你们想想,谁真的爱喝那苦的要死的美式啊,是老子的命还不够苦么,还是说那酸不拉几的高级冷萃,是老子银行卡的余额还不够心酸吗?”    这话惹的张豪和杭嘉同时大笑了起来,但方宇没有告诉他们,有时候廉价的东西做大了,同样可以为所欲为。    2018年,雀巢公司以71.5亿美刀收购了星巴克零售业务。    “所以,当雀巢把渠道铺到学校杂货店和村头小卖部的时候,当雀巢三合一在十几年前就能做到几毛钱一包时候,市场就已经是雀巢的形状了。”他用这段话结束了这次交流。    张豪愣了半晌,才默默的点了点头,    “老方,你总是看的比我们远,我真的服了,难怪你才是公司的大股东,行,融资一下来我就想办法帮你扩大生产,咱们做内陆的雀巢咖啡!”    说了这么一大堆,白木公司的人也到了,三人赶紧用凉水洗了把脸,再一次迎接他们的财神爷。    对于饱了么的融资,其实并没有太大难度,有张豪和杭嘉以及曹亮等人打天下,一路上可谓是顺风顺水。    所以方宇几乎不会太关注这些事,反倒是“青露”,这家小小的奶茶店是他一手打拼起来的,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    在淞虞逗留了一天,张豪等人也顺利的和白木公司签订了下一轮的融资协议,方宇以70%的股份继续成为饱了么最大的股东,也拥有相应的绝对控制权。    手里有了钱,他就开始考虑更深一层的东西了,2006年的国内已经没有太好的机会,靠着饱了么这样的公司虽然并不担心倒闭,但想要迈向更高级别的舞台显然不够格。    “老张,我现在想和你们商量几件事。”3月15号上午,方宇一本正经的坐在会议室正中间,看向张豪等人。    “什么事啊,搞的这么紧张。”张豪也被他弄的莫名严肃起来。    “第一,我们现在最多能向银行或贷款机构借多少钱?”    此话一出,张豪等人纷纷紧张起来,不知道面前这个年轻的大股东到底要干嘛,    “呃,银行出借的比例是看咱们资产的,拿到最新一轮融资的话,我估计一个亿应该没问题。”还是杭嘉先开了口。    方宇松了口气,这些东西不在他重生后的认知范畴里,这会儿也只是在硬撑,    “很好,老张,老杭,拿到这笔融资后,最快速度向银行贷款,我要去华尔街开设一家基金公司!”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张豪结结巴巴的差点把面前的杯子都打翻了,    “老方我没听错吧,你要干啥?去华尔街?咱们公司在那里有业务吗?”    他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旋即又点点头,    “现在还没有,但很快就有了!”    “老方,基金这东西咱们玩的转吗?公司才刚有起色,你就玩这么大?”杭嘉满脸愁容的敲了敲桌子。    “对,要玩就玩大的,我不光要做基金公司,我还要做对冲基金!”    “什么?对冲基金,老方,不是我说,这玩意儿弄好了一本万利,但更多的是血本无归啊!”主管市场的杭嘉可太了解这玩意儿了。    “放心,一切都在我计算中,这样,融资到手后,马上贷款,前期我需要1000万美刀作为后盾,最快速度去华尔街开设一家基金公司,牌照问题也要尽快跟上!”他不容置疑的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