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书迷正在阅读:失忆后清冷教授又娇又软、才不要和血族公主谈恋爱、今夜不谈情、网游之天之神判、塞伯坦之怒、?、两千公里棕榈树(H)、歧途(姐弟骨nph)、[原神] 要来杯蜜雪冰史莱姆吗、污染物但是人鱼[第四天灾]
吩咐完,胤禛又想起那胆大包天的腌臜丫头,心里啧了声。 今日能不动声色将老九和老十推坑里,少不了耿舒宁的功劳。 只要千秋节不出岔子,放她一马也不是不行。 想法刚落肚子里,得了吩咐出门的苏培盛,扭脸又凑到了胤禛面前。 “万岁爷,乌雅嬷嬷奉太后的令,给您送新鲜吃食来。” 第11章 梁喜的动作很快。 耿舒宁去周嬷嬷那里应了差,提着食盒还回御膳房时,梁喜都吃完午饭了。 上辈子因为胃不好,耿舒宁吃不动外卖,只要有时间就会自己做饭,厨艺还不错。 灶膛有小太监烧,养胃的熟普洱和糯米、凉粉由梁喜带着小太监帮忙磨粉。 耿舒宁只管看火候管锅里。 渐渐的,薄荷凉糕和枸橼茶糊清新香甜的味道在膳房弥漫开,歇着的面点厨子都凑到了耿舒宁跟前。 在灶头上待久了的大厨,闻味儿就能知道点心得不得用。 梁喜的干爹梁成知是呈送给太后,招子不敢有片刻离开耿舒宁的手,还特地开柜子,取了轻易舍不得用的黄花梨模子和彩釉碟碗出来。 点心做得美轮美奂,装在黄花梨嵌玉珠的食盒里,连总管梁成都要夸一句,甭管是色香味,都赶得上御膳房大宴规格了。 耿舒宁对着夸她巧思的大厨们笑得温软。 “是梁管事和各位谙达们帮忙做的,您几位的手艺自不必说,是极好的。” “往后定也是要各位谙达费心,若太后娘娘用得好,保管叫膳房呈送到尚膳局去。” 大中华美食,是巨巨巨人肩,耿舒宁若不踩着努力往上爬,真是白瞎穿越一回。 回头等危机解决,她打算扎根在慈宁宫后殿不挪窝,多琢磨些吃吃喝喝的出来讨好太后。 那就得跟膳房打好交道。 梁成和梁喜干爹俩闻言,脸上立时有了光泽,其他几个厨子也止不住地兴奋。 他们陪耿舒宁折腾,除了开头几乎没叫耿舒宁费手,劳心劳力的,图的不就是在太后跟前和内务府沾光,在宫里扬名吗? 若主子们用着好,回头各宫或内务府想学了去,按规矩得拿好处换。 膳房一干厨子尝过点心的味道后,心里沁着清甜凉意,面上十足热情地将耿舒宁往前殿送,派了两个小太监帮她提盒。 到了前殿,耿舒宁面见乌雅嬷嬷时,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奴婢身子弱,不能去主子娘娘跟前尽心,也不敢在前殿伺候,怕给太后主子过了病气,着实愧疚。” “听闻主子苦夏,胃口不开,奴婢心里急得饭都吃不下去,竟想起些宫外清热开胃的食方子,赶忙请膳房帮忙做了。” “劳烦嬷嬷请太医给看看,主子是否得用,但凡能叫主子多进几口,奴婢也不算白费了主子的天恩。” 提盒的小太监心里感叹这位姑姑会说话,饭都吃不下去?您送回来的食盒剩菜汤子,搁了一大碗米呢。 乌雅嬷嬷见耿舒宁面色还有些苍白,打发了她回去歇着。 请太医来查看点心的功夫,笑着进殿禀了主子。 “老奴听舒宁这丫头的意思,是个知恩图报的,有心在慈宁宫里好好伺候,倒不枉费主子的恩典。” 最重要的是,“十四福晋哭的动静不小,估摸着她是听见风儿,上您跟前为主子分忧来了。” 太医很快进来禀报,直说这食方好,除了用料贵点没毛病。 只略沾点凉性,脾胃太虚或身子过于寒凉不可多吃,吃着确实能祛除苦夏的毛病。 太后乌雅氏心下大喜。 自打完知道小儿子不好,她这心跟泡在黄连里似的,日夜不得安寝。 任是哪个当娘的,知道儿子在外受罪,也没法高枕无忧。 耿舒宁送点心来得及时。 乌雅氏挥退太医,高兴从床上坐起,叠声唤来人,“赶紧叫膳房做了,给十四送去!” 贵在她这里不是毛病。 只要胤祯吃得下去饭,吃多少她都供得起。 乌雅嬷嬷拦住,小声提醒,“主子,如今光景不一样了,万岁爷打小也怕热,咱还是先往御前送更妥当。” “万岁爷心疼弟弟,必不会眼睁睁看着十四贝勒熬坏了身子骨不是?” 乌雅氏眉眼间的喜色僵了下。 太上皇一朝,不管有什么东西先往乾清宫和寿康宫送,她从来没忘过。 亲儿子做了皇帝,到底叫她心态变了不少。 可骨头再轻,她也不敢让胤祯享受在皇帝前头,她这当娘的最知道大儿子心眼多小。 她思忖着吩咐,“尽管叫膳房多做些,都送到御前去,让皇帝派人往畅春园也送一些,先不必提十四。” 送个几回,皇帝念她的好,心情好了,自会想起弟弟。 若皇帝不管弟弟死活,御前也有了,再往京郊大营送也不打眼。 顿了下,乌雅氏又想起对耿舒宁的盘算。 “叫舒宁带着人送到养心殿去。” 漂亮丫头总比一脸褶子的嬷嬷说话更叫人爱听。 这点心还是耿舒宁进上来的,比起其他女官,乌雅氏更愿给耿舒宁搭这青云梯。 乌雅嬷嬷不敢耽搁,吩咐完御膳房,去找耿舒宁。 结果进了值房就发现,耿舒宁脸色苍白蜷在炕上,小脸儿煞白,额角全是冷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