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陆明朝嘴甜道“阿砚着白衣,却是人间有谪仙。” 谢砚耳垂微红“我所见所识之人中,唯有陆垚最配谪仙二字。” 他也很是好奇,出身耕农之家的陆垚如何蕴养出一身萧萧肃肃孤松枝,洋洋洒洒薄雪覆的气度的。 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读过的圣贤书,习过的圣贤道,皆是陆垚气自华的底气。 陆明朝使坏似的捏了捏谢砚的耳垂,眼见红的似要滴血才松手“人有千般样,九霄之上的仙人自然也该有千般样。” “昨儿还听陈伯说二哥又向青云书院山长告假了。” “距秋闱只有寥寥数月了,二哥不思点灯熬油悬梁刺股也就罢了,竟越发的潇洒自如频繁外出,难以寻觅其踪影。” 见多了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明朝,谢砚只觉得这般情态的明朝娇憨惹眼的很。 谢砚不自觉的弯了眉眼软了声音“舒愿心心念念的私塾落成,总要拉着陆垚敲定些细节问题。” “再者说,以陆垚的学识哪里需要悬梁刺股。” 陆明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谢砚:这阵是不是临的太早了些。 “娘亲,娘亲。” 谢静宜的个头儿似是拔高了些,但整个人还是小面团子般软糯糯胖乎乎的。 顺着声音看去,谢静宜小手攥着芸娘的衣摆,芸娘手中端着木质托盘,托盘上摆着白瓷炖盅。 陆明朝忙迎了上去,笑意盈盈“娘,您炖了汤喊我一声,我过去喝就是,哪里还用您专门送来。” 芸娘将托盘放在竹林旁的木桌上“没几步路,正好让娘活动活动这把老骨头。” “你爹进了城不用侍弄庄稼地,好不容易能享享清福了,可那老家伙忙了大半辈子也闲不住,三不五时的就去融了冰的河边钓钓鱼消磨消磨时间。” “这不,天没亮就又出门钓鱼了。” “运气好,还真让那老家伙钓了两条。” “这几天,娘看你的精力有些不济,就趁着雨新鲜炖了汤。” “朝朝,这世上的事情是忙不完的,心也是操不完的,该走走该停停该歇歇。” 芸娘看着陆明朝略显憔悴的面色,很是心疼,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过完年后,明朝忙忙碌碌脚不沾地。 最忙的时候,披星戴月。 她这个当娘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帮不上忙,只能尽己所能的炖炖汤照顾好明朝的身体。 “娘,女儿心里有数的。” “过了这段时间,就能歇歇了。”陆明朝挽起芸娘的胳膊,温声道。 谢静宜拍了拍胸脯“外婆,三宝会看着娘亲的。” 芸娘笑的慈爱,摸了摸谢静宜的头。 虽然不是明朝的亲骨肉,但贴心乖巧又亲人。 一来二去,真真处的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怀谦和如安,也各有各的好。 白瓷汤盅盖子打开的刹那,鱼汤呈奶白色,浓郁鲜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蓦地,陆明朝嗅到了些许鱼腥味。 胃里不受控制的一阵儿翻涌,忍不住干呕出来。 眼眶红红,眼泪汪汪。 陆明朝向后退却两步,鼻尖萦绕的鱼腥味逐渐消散,脸色也随之逐渐恢复正常。 “朝朝。” 芸娘轻拍着陆明朝的后背,眉头紧皱。 她是过来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朝朝有身孕了。 但想起了朝朝说过,在侯府曾掉进过莲池因而落下了体寒的病症,便把险些脱口而出的话咽了下去,生怕空欢喜一场。 “朝朝,找个大夫瞧瞧吧。” 谢砚也满脸忧色“我这就去找南山堂的张大夫来为你诊脉。” 陆明朝的恶心劲儿没有下去,眼泪汪汪的点了点头。 不消多时,南山堂的张大夫行色匆匆而来。 张大夫眉头微皱,一手抚须,一手落在陆明朝的手腕上,眼睛微微睁大,眉宇间不禁染上喜色“恭喜陆东家。” “少阴动甚,往来流利,指下圆滑,如珠走盘,确是喜脉无疑。” “一月有余了。” 南山堂的张大夫是朝福粮肆负责抽检米粮的大夫之一,与陆明朝也算熟识。 陆明朝:!!! 喜脉? 陆明朝愕然,怔怔的抬手抚上小腹。 不是,她都落入冰湖了,还能随随便便有喜? 说好的,落水必得寒症有碍子嗣呢? 天地良心,她和谢砚的云雨之事,满打满算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谢砚先是傻了一般愣神,待反应过来后眼角眉梢透着难以掩饰的喜意。 他和明朝的孩子。 “明朝,我……” 谢砚的喜悦戛然而止。 明朝的脸上有茫然,有无措,还有淡淡的排斥,唯独不见要为人母的欣喜。 谢砚骤然想起了他和明朝初见那夜,明朝一再表示可一生不再生子。 这一刻,谢砚清楚的认识到,有孕是真的不在明朝的计划之中。 芸娘的视线不断在陆明朝和谢砚之间打转,敏锐的察觉到不同寻常的气氛。 “多谢张大夫了。” “还得劳烦张大夫多叮嘱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张大夫,这边请。” 谢静宜歪着脑袋,眨巴着圆润润的眼睛,手指抵在唇边,软糯糯道“喜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