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朕比萧承更适合做大乾的天子】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朕比萧承更适合做大乾的天子 “又是帝王血亲,自小锦衣玉食,有气度有眼界有才学,不算辱没了顾淮。” “陛下若过意不去,不妨下旨命侯府姑娘与清玉一起过门。” “不分大小,同为平妻。” “清玉居公主府,侯府姑娘居镇国公府,代行孝道,侍奉公婆,两全其美。” “修身齐家,娶妻后,性子自然就稳重了,届时陛下再想委以重任,顾淮也不会再出错了。” 天子:……… 平宁郡主瞠目结舌。 她所说的挑灯夜读,可不是读圣贤诗文。 清玉公主曾言,男儿如书,各有各的妙。 还有,将清玉公主赐婚顾淮,这不是结亲,而是结仇。 天地良心,她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不过,一想到口口声声规矩名节清白的顾沈氏摊上清玉公主这么个面首不计其数的儿媳,平宁郡主就觉得神清气爽。 嗯,就当她是迁怒吧。 母债子偿。 “父皇,女儿不嫁!”清玉公主提着裙摆气势汹汹的来到大殿中间,恶狠狠的瞪向谢太后。 谁料谢太后已经阖上双眸,转动佛珠,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仿佛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不是出自她口一般。 清玉公主只觉得一拳砸在了棉花上,憋闷的喘不上气来。 “父皇,历来哪有公主与人共事一夫的。” “父皇,女儿还想在您膝下多孝敬几年呢。” 她只是个空有头衔,既无实权又无富庶封地的公主,她的身份只能震慑寒门子弟。 一旦对上镇国公府和吴兴沈氏,她不占半分优势。 嫁给顾淮,意味着她不得不结束醉生梦死豢养面首的日子,从此以后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近来,她新发现了个极品,尚未得手。 单单看陆明蕙奉上的画像,就心痒难耐。 清冷孤傲又才高八斗的美人儿最得她心。 陆明蕙投她所好,恳求她促成婚事,她应了。 正想寻个日子旁敲侧击让父皇赐恩典,着钦天监挑选吉日,定下顾淮和陆明蕙的大婚之日。 “父皇,规矩礼仪都是能教的,没有人生而知之,陆明蕙回京时日尚短……” 端和长公主木木插话“半年不短了。” “有经验丰富的嬷嬷,三个月足以速成。” 清玉公主:她招谁惹谁了,怎么就合起伙来欺负她! 天子看向端和长公主,意味深长道“端和认同皇嫂的建议?” “臣妹只是不敢苟同清玉的话。”端和长公主一本正经解释。 “皇兄有所不知,那侯府的姑娘委实有些小黠大愚。” 天子若有所思“赐婚之事,朕再想想。” “倒是顾淮,着其回京。” “年轻人,还是得再历练历练才能独当一面。” “今日的家宴,就到这里吧。” 夜灯吹拂,宫灯摇曳。 夜幕里,谢太后坐在步辇上,无需再遮掩自己的情绪。 她曾是这座宫城里最尊贵的女子。 文成帝爱重她,给予了她身为皇后的尊荣和体面。 她的儿子孝顺她,除了在舒愿一事上过于执拗外,无可挑剔。 到头来,宫变之后一场空。 远远的,似是望见一道身影立在长宁宫外。 当今天子,是她和文成帝当儿子养大的。 年幼时,还曾天真无知的唤过她母后。 结果呢? “皇嫂。” 宫人们都是人精,停下步辇,站在安全位置。 谢太后强压下心中翻涌的仇恨,面上平平淡淡,缓慢走过去。 “皇嫂今日为何会插手此事?”天子问的直截了当。 谢太后神色不动,边转着佛珠串边道“见不得永明皇姐受委屈。” “旧人越来越少了,能护一个算一个。” 天子目光审视“是吗?” “我还以为皇嫂是记恨镇国公的袖手旁观。” 谢太后勾唇,声音又凉又轻,像拂袖而过的风“那哀家最该记恨的不是陛下和秦家吗?” “皇嫂。”天子脸色更加沉戾,将手中的灯笼扔在地上。 眼前倏尔一暗,只剩头顶微弱的月光。 抬抬手,暗卫从天而降,将宫女内侍们带离了此处。 “皇嫂,朕的名字是你和皇兄起的,朕也是你跟皇兄教养大的。” “你和皇兄总说是把朕当亲生儿子养,那为什么太子之位是萧承的,皇位也是萧承的。” “明明朕的课业更好,朕更像皇兄。” “是,朕知道自己不能与萧承相比,可皇兄临终前为什么还要留下将朕过继出去的遗旨?” “是忧心处处不如朕的萧承掌控不了朕吗?” “若非朕消息灵通,朕现在就不知是哪一支旁支了。” “朕比萧承更适合做大乾的天子。” “萧承也配?” “萧承是人人嗤之以鼻的断袖!” “本来,朕能早早的将萧承拉下马,谁知舒愿竟心甘情愿的净身入宫,堵了天下文人的嘴,为萧承消弭了一场大祸。” 他名萧遥。 萧遥、萧承,天壤之别。 萧遥的话在谢太后耳边“嗡嗡”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