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书迷正在阅读:成名从电台开始、低俗万人迷(快穿np)小偶像篇、在异世界成为唯一神明、美人师兄是九尾狐、穿成女配被偏执男主盯上了、当万人迷拿成万人嫌剧本(万人迷np)、谵妄羊与不眠狼、幽明(纯百 GLH)、偏执吻(伪骨1v1)、在恐怖规则中和哥哥高潮不断(兄妹np)
妇人双手撑地,丝毫没有刚才的贬檀允珩时的故意,这会儿成了个害怕的模样,立刻反应,脱口而出,“是,四公主府的大小姐,找我来的。” 檀允珩瞟了一眼地上妇人,心中落谱,吩咐常幸,“常幸,把这位妇人押回司昭府。”朝后招手,“大家都散了吧。”目光不曾脱离陆简昭脸上。 人行匆匆,在她身后来来往往,常幸和衙役押着那名妇人走出甜香街,就她和陆简昭停在原地,四目相对。 骄阳似火,肉眼可见的热气在尘粒子里浮动,隐有风,扶热意,陆简昭却好似一座覆雪的山,似玉洁白,修长的身影,冠玉的发髻正好触到檀允珩的绣着绒花纹样的翘头鞋尖。 陆简昭心有沉思,在司昭府,檀允珩带着衙差上甜香街,本就想脏水从哪泼来,再泼回哪儿,妇人选在甜香街,不正是人流如潮之时。 一个民妇,不会有这么大胆子,攀污长公主府,背后定有人倾囊告知,何况民妇手中的澄心堂纸,当真做的不严谨,可见妇人只是个幌子。 故意而为。 想推倒的不止是长公主府,还有郡主,圣上,究竟何人想动摇长公主府。 檀允珩负手,一门心思想事,从陆简昭身侧擦肩而过。 夏日里,衣料薄轻,她走的毫无察觉,直径上了马车。 只是个想事情的无意之举,檀允珩都不在乎,提步离去,陆简昭倒是在原地怔了一瞬,衣袖里的胳膊仿似被触了一下,轻轻痒痒,负在身后握着拳头的手,一下松开来,眸子里的瘙痒令他快速回缓神色,大步出街上马。 被陆简昭身影遮挡的地上,雪山有雪,融而无声,青石板上阳光晶莹。 马车里,檀允珩靠着车壁沉思,双手拽着帷裳。 窗牖上的妙绿色帷裳,料子极轻极薄,透风透亮,观外不观里,上头绣着紫白色的绒花图样,巧绣巧针,与帷裳合二为一。 帷裳是两日前刚换的,夏日烦闷,自当透气些。 钻了空子的热气,进到她的马车里,一并进来的还有一道马蹄声, 檀允珩忽而直起身子,把手中帷裳一角松开,眼光一现,帷裳随风飘玦。 陆简昭自厢骑马跟来,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但是这人主动的替她说了句话,许是无意识,为司昭府的名声着想。 细想想那话。 “小司昭大人,当配得上天下顶好的儿郎。” 陆简昭明知她的目的,也知她心属他,说话明面上是拒,剖析来看,是陆简昭不觉着自己配得上她。 那就是因眼疾一事,觉着与她不相匹配。 檀允珩眼眸流转,稍加思索,还是放弃这因。 陆简昭,一个从无败绩的小将军,昭平侯府的世子爷,绝不会因眼疾而觉得配不上谁,这身份明显只居于她后而已。 再说,她明仪郡主的身份是圣上给的,夫子是娘帮请的,能十岁考入司昭府里,绝对离不开檀修敬的‘逼迫’。 陆简昭不一样,货真价实陆侯的独子,战场上的常胜将军,真刀实枪,无人不服的拼出一条入司昭府的路。 某种程度上,她不及他。 但话又说回来,事无绝对,难以区分,话意掺半。 檀允珩垂眉眸清,明意勾笑,看着自己张开又合上的手心,重复此往。 忽而,马车一个急停,嘶吼声惊人,在外头的车夫不慌道。 “郡主,是一个绣球被孩童脱手滚落到马车下了。” 檀允珩坐在里头,晃了两下,楞是让她回了个神,收了收心,“无碍。”她从马车里出来,下马车前,吩咐马夫,“你帮孩童捡一下,我去看看孩童有没有受到惊吓。” 陆简昭比她先下马,帮着马夫一道找绣球。 檀允珩看到一边低头站着的孩童,扎着两个用红绳系着的小揪,她弯下身子,轻轻抓了一个小揪,“怎么样啊,有没有被吓到。” 孩童摇摇头,另一个小揪一甩一甩的,声音糯糯,“珩姐姐,我没事,绣球是我捡的,拿回家后,娘亲告诉我,这是珩姐姐送给心上人的,让我在这儿等珩姐姐来,还给珩姐姐,就是被我不小心脱手了。” 正好,马夫快陆简昭一步,捡到绣球,小心翼翼捧着,去找他家主子,道:“郡主,这绣球,是您送给陆世子的那颗,老奴见过。” 马夫捡到差一点被车轱辘碾过的绣球,眉心深锁,水蓝色的定情绣球,棱角缀着环佩,这是他家郡主送给陆世子的,怎么会出现在这儿,顾不得什么,便狠瞪了刚想伸手捡绣球的陆世子,若非他眼疾手快的,这绣球还不知被陆世子如何再糟蹋呢。 檀允珩前后听了两遍,她的绣球出现在这儿,目光偏到马夫双手捧着的那颗绣球上。掉在地上的东西,难免沾了不少灰尘。 “给我吧。”檀允珩浅浅道。 第015章 他错 水蓝色绣球的棱角,是用银线混着珍珠,一针一线缝合的,针脚略粗,檀允珩不擅长绣工,一个绣球费了她好多时日,缀在穗子上的小环佩,清透美观,色彩温润,被摔的碎痕也显得微不足道。 转眼绣球从车夫手里,到了檀允珩手中。 檀允珩眉宇平静,整个人如静水一般,处之泰然。 正街上无一处避阳之地,陆简昭立身站在不远处的马车一旁,光照灼身,身影松然,额前渗了层薄汗,悄无声息地染开眉眼间的冷寂,自也顾不得眼周痒意,视线直盯着绣球被公主府车夫双手捧给郡主,瞧着郡主蹲下身子,裙摆垂落在地,朝孩童细声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