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书迷正在阅读:直男又万人迷了、漂亮死对头他超会钓的、真佛系与假佛系、本次快穿禁止感化危险反派、春山尽处、撞星、森林里的辛德瑞拉[西幻]、成为黑暗神圣女之后、原著我俩都是炮灰(修仙 1v1)、掉马后我被双胞胎盯上了(兄弟丼)
嫂子进门后、爸妈没病倒的时候,二老就相当于已经退居二线了。 提前内退对退休工资影响可不小。 渐渐的家里的话语权就开始转移给大哥。 后来他们直接没了,家里就更是大哥说了算。 于凌一滞,半晌叹口气。想抬手摸摸于朵的头,被她躲过了。 “别这样,不习惯。” 于朵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跟父母、师长策略性的撒娇卖乖。 对兄嫂她的策略就是勤快做事,好好照顾侄儿、侄女。这样嫂子就不会恶了她。 所以一家五口从前看起来是和谐无比的。 对二姐,她一开始心存同情却无能为力。 甚至可以说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为自己打算,其实也是因为幼时看到二姐被家里一再牺牲。 得知二姐为了回城离婚,于朵能接受。 毕竟北京城不是吃沙子的大西北能比的,回城的机会实在太难得。 北京户口可一直是很金贵的。 但听说二姐连亲生孩子都能割舍,于朵就不想和她亲近了。 不过她也没说话来刺于凌。 譬如说‘与其这会儿同情我,不如想想你儿子’。 兄嫂再怎么说还是有血缘和亲属关系的,但小外甥却是被送给外人了。 可能是这些年她已经习惯不与人交恶了。 谁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没必要得罪人。 别看二姐现在混得不好。 就看她今天那个豁出去的劲儿,没准以后抓住哪个机会就翻身了呢。 不过,于朵其实也不太喜欢这样的自己。 但是,她没有跟人翻脸的底气啊! 希望能自己挣钱自己花的那天,她不再是这样。 到时候可以爱恨随心且分明。 于凌确实被触动心事,想起了被留在大西北的儿子。 于朵则是今天都很忙,这会儿瞌睡便上来了。 两人睡一个被窝,但一个好一阵都没睡着,另一个闭上眼很快就沉入了黑甜乡。 第二天早起,于朵看二姐还睡得很熟便没有叫她,自己起身。 反正二姐今天也没旁的事,就是去派出所把户口落实了,然后去粮站把自己的粮食关系转回来。 没这两样是很难在北京城生活的。 如今正处在新旧时代交替的时候,以前的很多规矩都还在。 要出远门也还得有介绍信呢。 户口和粮食关系不转回来就买不到供应粮。市面上如今依然很少有人卖各种物资的。 偶尔运气好才能遇上进城卖米的。现在还没有放开,大家都小心翼翼的。 至于黑市,不是逼急了他们这样的工人家庭也不会去光顾。 万一被逮到,可能影响家里工人的声誉。 于朵起床依然先去外头的公共厕所清空内存。 她起得早个一刻钟,也省得和人挤。 再晚一会儿,大家伙就该排着队上厕所了。毕竟一个胡同这么多人。 还有些人会提着马桶去倒。 于朵一向早起避开这种早高峰。 而且她晚上临睡前也都会去一趟公厕,晚间也就没有用马桶。不用一早去倒马桶。 她不喜欢房间里有那个味儿。 哥嫂那个房间的,肯定他们自己去倒啊。 于家的早饭通常是吃面食。 时下都是吃挂面,丢下锅煮上就好。 于朵回来先舀了备了一晚上的热水洗漱,然后换了耳锅掺上新鲜水准备煮面。 这会儿大哥一家四口也差不多起来了,去上了厕所回来各自洗漱。 于朵快手快脚的把三大两小的面碗作料放好,然后开始摘几片大白菜淘洗。 面汤里丢一些蔬菜要爽口得多。 等他们 人回来,水也烧开了,就开始往锅里丢面,再把菜叶子丢进去煮上。 面汤里丢了蔬菜就不盖锅盖。这样煮出来还是绿色的,好看得多。 她通常一锅就都下好了。 邱新梅瞅瞅小房间,撇撇嘴道:“你二姐还没起啊?” 真是个懒东西,下乡十年都没改过来。 她家两个孩子都到点就自己起来穿衣服了。 “没,我看她睡得正香也就没喊她。可能回程累着了吧。” 二姐那么大人了,醒了知道自己弄吃的。于朵就没下她的面。 吃过以后,哥嫂赶紧放下碗去上班。 迟到了要扣工资的。 孩子吃得慢一些,还没有搁碗。 等他们吃过,于朵牵着侄儿、侄女出去,让他们和这条胡同其他孩子一起去上学。 都有同龄人,可以一起走。这样各家的大人都要放心些。 不过如果下雪,她就会撑着伞接送一下。 “路上小心点,扫了雪路也滑的。” 第8章 早起扫雪的工作很辛苦。 但如今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早就有人去街道把这个临时工的活儿领走了。 早上五点半就得开工。 这样就不用家家户户轮着派人打扫,也解决了一个工作岗位。 就这,还得跟街道有关系的人家才能轮得上呢。 于朵是不愿意去干这个的。这比办板报可辛苦多了。 于鹏和于安娜穿着棉袄、棉裤,背着书包准备出发。听了这话道:“知道了,小姑。” 于朵再回来把碗筷洗了放好,蜂窝煤上照旧用锑锅掺水备着火。 家里有现成的菜的,大冬天的也不至于天天去买菜。而且这时节也没什么新鲜菜了。 昨天才吃了肉,今天也不会再卖肉。 于是便准备出发去厂里继续办板报。 正要出发就听到管院吴大妈在大院里喊道:“今天肉联厂的摊位有肉骨头啊——” 在前一进院子喊了,又去后一进院子。两个院子都归她管的嘛。 剔过肉的骨头不要肉票,相对便宜。 但买到筒筒骨的话,油水还是挺足的。而且上头多少有些没剔干净的肉。 于朵赶紧挽上菜篮子就急匆匆的准备去排队了。 没办法,如今物资供应不足,去晚了搞不好就没有了。 走到大杂院门口遇上几个同样挽着篮子出发的大妈,大家就一起风风火火的赶过去。 于朵也算是从小跟着大杂院这几位大妈混大的。 她们也教了她不少生活的智慧。 大妈们看着她会为自己打算,也是替她高兴的。 房子隔着天井和于家相对的周大妈道:“朵啊,你二姐她们这回来,上头有什么安排没有?” 于朵摇头,“没听说。太多人了,安排不过来吧。吴大妈,最近有没有糊火柴盒的零活啊?” 她跟着大妈们糊过火柴盒。糊一百个得三毛钱,一天抽空闲时间也能挣几毛的。 于朵手脚比大妈们快点。 如果有火柴盒尽着她糊,她一天能挣四五毛呢。 就可惜没那么多尽着她糊。吴大妈领回来都是直接按人头分的,不然容易起纠纷。 于朵跟着大妈们做零工之后,才不用买根皮筋都伸手问嫂子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