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溜了溜了
书迷正在阅读:大反派穿回三岁半、万人嫌大师兄他重生了、炮灰师妹苟成满级大佬后、穿成反派烂桃花、快穿:开挂后总在修罗场、唐僧打怪神豪系统、囚蝶(刑侦)、赛博性冷淡会梦见电子凰文吗(np)、欲望健身房、孤僻小说家
曹操等人到达荥阳城门口时,已是半夜之时,皎月当照,人困马累。可能是战马奔跑的动静惊扰了城楼上的守军,只见曹操到城门前时,城门上火把四起,一片杂乱,甚是热闹! 曹操看到城门楼上的场景后,脸色一排阴沉,像是十分的不满,没过片刻,楼上便有一将领模样的人大声问道:“城下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我!曹操!” “大兄!”夏侯渊喜出望外,他原本都在打算回去之后怎么跟父兄交代,现在大兄回来了,他忙喊道:“快!快开城门!” “开城门!” “开城门!” 命令一遍一遍的被传达下去,夏侯渊也快速的跑下去跑下。 ※※※ 夏侯渊带着曹操去县衙消息,在路上,曹操问道:“继志和奉孝呢?” “已被我安排在客栈休息了”夏侯渊犹豫了下,询问道:“我现在去通知他们?” 曹操挥了挥手,说道:“这都什么时辰了,还是不去打扰他们了。明天再带他们来见我吧。” “诺!” ※※※ 一夜无事 第二天清早,穆良奇和郭嘉就被曹操传唤。二人急忙洗漱了下,跟着亲兵走向县衙。 县衙内 曹操正在吃着早饭,看着穆良奇和郭嘉走了进来,忙说道:“继志,奉孝,坐。” 穆良奇和郭嘉坐好后,穆良奇感慨道:“曹君幸亏无事,否则我等罪责大矣!”郭嘉也表示认同的点了点头。 曹操笑道:“哈哈,都是我曹操考虑不周,何来继志,奉孝之罪?”说完,便挥了挥手,一群亲兵将餐具收下去,退去向门外。 曹操这时才说道:“继志,依你之见,接下来我们又该去何处?” 穆良奇道:“曹君难道就这么甘心的去募兵吗?不想宣泄一翻?” 曹操疑问道:“继志此话何意?” “此次出兵虽说我军兵败,但是却赢得士林忠君之名,但是与各个太守的名声差距,还是相差不大,这时曹君还应当去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何事?” “去酸枣,骂各太守不思进取,妄图保存实力,都是些鸡鸣狗盗之辈!” 曹操犹豫了,反复的思考这个问题,他也分得清这个计谋的好处,但是万一, 穆良奇看出了他心中的顾虑,笑了笑说道:“曹君所担心的无非是会不会有太守对曹君不利,突然对自己出手?” 曹操看到自己的小心思被猜出,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曹君可记得我们此次出兵为何?不就是为名?为提高自己在士林的名望,现在有一件更加能体高你的名声的事情而不去做,不是显得非常傻吗?况且陈留太守张君与君交情甚是不错,他也会保护你的。再者,我相信那些太守也是一个明白人,若是此时对你无利,那么必被天下人指责,为万人所唾弃!” 听完穆良奇说了这么一大段,曹操也算明白了,现在自己可是占据大义,谁都不敢轻易动他。曹操感慨道:“继志考虑真的是万无一失啊!” 穆良奇低头谦虚道;“曹君缪赞了!” “来人!” 几个亲兵跑了进来,曹操说道:“速去叫夏侯渊,夏侯惇,曹洪将军过来。” “诺!” ※※※ 等曹洪三人到后坐好,夏侯渊说道:“大兄,有何吩咐?” 曹操说道:“秒才,你明日便前往族内,寻求家族帮助!” “诺!” “子廉,前往谯县家中,取千余家兵,来与我汇合!” “诺!” “元让你与我前往扬州丹阳,募兵!并保护二位先生!” 夏侯惇还是有些不情不愿的说道:“诺!” 曹操还交代了一番具体事宜,直到时值正午,穆良奇和郭嘉才得回到客栈。 在街道上 因为附近战乱,街上并没有太多行人,不禁让穆良奇想起去年在洛阳生活的场景,只怕是风光不在,哎.. 这时郭嘉突然打断穆良奇的感慨,问道:“继志,我们什么时候走?” 穆良奇想了会儿,又回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县衙说道:“现在就走吧!否则就走不了喽。” 郭嘉也认同的点了点头,感慨道:“就要回山间小居,不知青苔长了几许,真是让人怀念吶。” 穆良奇笑道:“怕是回去后,要好好打扫一番了。” 哈哈哈... ※※※ 县衙内 曹操和夏侯渊正在商量如何说服家中族老们,这时一个亲兵跑进来大喊道:“报!” “何事?”曹操皱着眉头问道,心里猜测,难道是董卓的西凉军打过来了?不可能啊! “穆良奇和郭嘉二位先生让我速把这一封书信交到主公手中。” 曹操和夏侯渊对视了一眼,心中非常好奇,有什么事情不能当面说嘛?什么事情还用书信说。 “拿来!” 亲兵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随后退了出去。 曹操很是随意的打开信封,只见上面写道: 曹君亲启:请恕我等之不辞,此间事矣,我等亦当如仙般,脱身而去。今君名襟,当南下扬丹阳等处,招募士卒,士族大家闻君来,必竭力助君。君募士后,当于大黄以南,紧贴绍,乘其蒙阴,训练新兵,激励士卒,整带军备,静观时局之变,以图大利,要之也,君当向绍兵,然,必先保身之特性。 吾与嘉本山中一粗知大体之人,闻君将兵讨董行勤王事,吾与嘉下山来助,不求有何功名,但欲添些微力,不意君谓吾等听,甚为感。但昨君破,虽是计中,而几使曹君万劫不复,吾甚为责,以其计使君至于危,故潜去,望军宥吾等。 君新败,当卧薪尝胆之事,勿燥勿妒,此乃兵家之大忌,望君慎之。另用兵之道,在爱兵如子,此计令吾深深自责,以为世俗之躁违吾之心,此还须潜心学术,以期将来一日能助君。将去,不知所言,省书流涕,终望君永记: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穆良奇与嘉随太祖于汴遇敌,太祖败绩,使太祖身险,几至**,故自责,在太祖还之荥阳之第二日,潜留书一封而去 ——《游闻三国-穆良奇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