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玄幻小说 -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在线阅读 - 第305章

第305章

    二姐也不能一直缩在被窝不动弹,想来想去,干脆粗粗的针脚先缝个裙子围上吧。

    长及脚踝,腰边做了些大褶皱,增大裙摆方便活动。

    一整片封了边的布料,带两条长长的布带。

    菱角围在腰上系好,站在炕上转了个圈,心里还挺美的。

    结果迈上两步,差点儿从炕沿上摔下去。

    暴躁的菱角吼着:

    “盼儿~快进来,你这个不行啊,我咋走到茅房?”

    盼儿让菱角站好了走两步,兔牙啃着拳头上突出的关节。

    “嗯……我再改改。”

    菱角撇嘴:

    “你行不行啊妹子?做不出来我就穿你的衣裳!”

    盼儿忙着改裙子呢,淡然回道:

    “我就是为了不让你穿我的,才要努力把你裹上。”

    雅儿在一个角落乐得幸灾乐祸。

    家里的兄弟们回来时,菱角已经能穿着新裙子到处显摆了。

    姑娘就是姑娘,穿上裙子还是会开心的。

    他们这样的人家,方便干活都是穿上衣下裤。

    甚至天气热的时候,男人们露着上半身图凉快。

    住在城里的人家要脸面,要体统。

    女子包裹两三层,看着确实是美的。

    他们呢?做两身外穿能见人的衣裳,还得看看家里的米缸,查查油盐罐子。

    不过现在很好,家里人都挺知足的。

    如果是个太平盛世,就更好了。

    叶青竹已经把石墙起到足够的高度,封顶的时候,还请了师父万成一起帮忙。

    菱角她们晒的青草太多,小棚子和院子里哪都有。

    赶上下雨就手忙脚乱到处塞,不是长久之计啊。

    本来计划做偏房用的,现在改成了没有门的杂物间。

    南边放草料,北边放农具和板车等。

    原来盖房子时,他们住的草棚子,顺手就收拾出来做柴房。

    院子里的柴都被整齐地码在柴棚里。

    为了把院子清理干净,叶青竹还给棚子扩出来一段。

    盖偏房剩下的石头,嵌在大门到堂屋门口这一段。

    农家少闲时,即便知道税赋增加,谁家也不会只坐在炕头唉声叹气。

    上有老下有小的,哪个不得张嘴等着吃饭呢,征兵还是收税的,来了再说呗。

    而此时的县衙门口,聚集着不少民众。

    户籍登记是有县衙官吏严格审核记录的,国主要征兵,也得考虑民生不是?

    要说还是住在县镇的人脑子活,也不知从哪传出来的,把成年的儿子分家出去自立一户,这样就能躲过征兵。

    自古树大分枝没有错,只是分了家,心不齐。

    也受一直以来的孝道影响,父母安,子心宽。

    兄弟帮扶共同度日,传扬出去也是好名声。

    但是涉及到征兵,与关乎生死无异。

    这边刚贴了告示,那边后脚就有人要分家重新办理户籍。

    戴彦璋能不知道这里边的猫腻儿?

    心明镜似的,手下的人有了小心思,野鸡岭和丰泽那俩货也逃不了干系。

    都说人老成精,别看戴彦璋一天屁事不上心,但是手下人弄出来点小动静,他也没老糊涂。

    老仆担忧数日,忍不住提醒戴彦璋。

    小老头儿盯着书册眼皮都不抬,苍老而疲惫的声音在书房回荡:

    “管?大势所趋,我怎么管……”

    四月二十八,燕国成立后的一个月,春夏税收正式在整个北地开启。

    按照旧朝例,每年六月前和十一月前,需要治下收齐整理好所有税赋运往各州,再经由州官和当地守备军共同负责运往京城。

    兵戈四起,四国国主都在四处征集兵马粮草。

    天下就在眼前,有机会的几人,谁不想一步登天呢?

    整个天下的动荡又岂止是三言两语能道得清的。

    燕国地域狭长,粮食不丰,青壮不足。

    是国母坚持按照故朝往年时间进行税收和征兵。

    一个女子,用尽办法说服国主。

    “北地百姓本就艰难,需要休养生息十数年才能略见成效。

    国主是大丈夫,志在四方。

    妾为女子,视万户百姓为子民。

    只求国主稍加怜惜,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

    赵卓翊当了一个月的国主,身上的气势不怒自威。

    “你给他们求情,他们又不知道。

    哼~你的荣华富贵都在吾身上,国母你要是不想当,有的是人愿意。”

    “妾从来只愿国主安好。”

    少年夫妻,感情是不同一般的。

    “你究竟想要怎样?别说现在的局势多重要你不知道。”

    “国主无非是缺兵马粮草,妾陪嫁的奴仆里有几个得用的。

    草料兵丁国主的人去办,粮食布帛便交给妾吧。

    春税突增,为缓解民怨,不妨让百姓用青草、药材、麻布、军鞋、木材等代替饷银……”

    相较于其他地方,北地虽然也经受了增兵加赋,但是百姓相对来说轻松的多。

    其他几个地方可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

    乱世多匪徒,苛政猛于虎,有多少人都是被逼到军中搏一条活路的。

    大湾村的陈家家和卢家这样兄弟多的,也随大流进行了分家。

    叶家只有一个叶青竹符合年纪,他们家不在征兵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