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言情小说 - 欺君之罪在线阅读 - 第106章

第106章

    青菡惊慌失措,“婢子没有……”

    许活头疼,面无表情道:“让你家里给你寻人家,即日起不必到芦园来伺候了。”

    青菡求饶:“世子,婢子知错了,婢子求求您别敢赶走,婢子去求夫人……”

    许活闭目不耐,“我说过,不要做多余的事。”

    世子向来说一不二,不容置疑。

    青菡瘫软在地。

    许活酒醒了些许,命她出去,又让人端来一碗醒酒汤,期间自行擦拭了脸和手,喝完醒酒汤复又躺下。

    这时间,芦园——

    方静宁怕教人看到笑话,忍了一路,直到回到屋里,才崩溃地哭起来。

    她表面上确实长进了许多,可内里总有那么一份自我怀疑。

    如今亲眼看见许活的“背叛”,悲凉油然而生。

    这侯府也不是她安身立命之处……

    李嬷嬷和小荻皆担心的不行,好一阵儿才从她口中撬出原委。

    李嬷嬷愤愤,“老奴早说过,那就是个不安分的小蹄子,您偏不当回事儿,如今倒好,教她得了意。”

    小荻跟着心疼地掉眼泪,“娘子命怎么这么苦,还以为世子是个好的……”

    李嬷嬷闻言,拍打她一下,“你这死丫头,世子是你能说嘴的吗?”

    小荻不服气。

    李嬷嬷白了她一眼,转向方静宁,不满道:“您是正房,是世子夫人,您当时就不该走,就得教训教训那个青菡,教她知道是知道,这芦园谁才是女主人!”

    方静宁倔强道:“我早说过,所嫁若不是个良人,我就关起门来自己过,我断不会没自尊地与一群女子争风吃醋。”

    李嬷嬷恨铁不成钢,“您这是什么话?世子那样的身份,有的是人前赴后继,你们本来就没圆房,若是不放下身段哄哄世子,凭什么得世子青?”

    小荻反驳:“娘子这样好……”

    “好女子多了,体面要自个儿挣!娘子命好,嫁过来就是世子夫人,还想整个婆家都宠着?凭什么?凭得不就是旁人比不上的好?”

    小荻无法反驳了,转向方静宁,小心地劝道:“娘子,嬷嬷说的也有道理,要不您再想想?”

    方静宁泪眼朦胧地看向门口。

    若是误会,许活该与她解释才是,可这样久了,许活始终没回来,他们是不是已经成了好事?

    若是那样,还有什么要想的?

    她无法将自尊低到尘埃里去。

    ……

    第二日,青菡没出现在芦园,谁也不知道她去了何处,连芦园两个一等婢女也不清楚。

    小荻得到消息,立马便来通知方静宁。

    方静宁表现得冷漠,毫不关心,忙碌地查看方家的账。

    而许活也换上崭新的县尉官服,去了万年县衙。

    县衙的官吏跟崇文馆的学生们不一样,同僚们身份不如崇文馆的学生们贵重,且大多已通晓人情世故,皆认为县尉一职不过是她的一个跳板,以她的家世,顶多三年任期便会升迁,因此皆与她为善,甚至还想结个好,兴许能多一个人脉靠山。

    许活要与同僚们熟悉,要了解县尉的差事,还从案牍库借了些卷宗,每日忙得不得闲,便干脆住在了外院。

    许活入职万年县衙的第三日,京中发生了一件与侯府有关联的事——陛下赐婚五公主和安西节度使长子郭曦。

    圣旨直接下了,先前顾笑州以有婚约婉拒过,如今郭曦若是抗旨不遵,再驳圣上的面子,于郭文两家皆有可能成祸。

    此事一出,高氏之郁闷无处可说,便来了侯府。

    “馨娘这婚事,也太曲折了些,原先和你们家的荣安,只是咱们长辈之间通通气,她并不知晓,也无所谓伤心不伤心,如今可好,都算过八字了……”

    文氏关心地问:“馨娘如何?”

    高氏对小姑子文氏叹气,“今日胃口不好,根本没吃几口。”

    文氏也唏嘘,“好在这事儿,嫂子明智没宣扬,外人并不知晓,不至于影响馨娘的名声……”

    “我是打算正式过大礼再向外说,没成想……倒是少了些麻烦。”

    高氏面上亦有庆幸,但说到接下来的内容,又遗憾起来,“郭曦私下里来文家诚恳解释了一番,又赔了极重的礼,这般好的家世人品,真真是可惜了……”

    “好事多磨,兴许峰回路转,还有更好的人选在后头呢。”

    高氏自然希望会这般,不过眼下她更担忧女儿,“我是想着,馨娘跟荣安媳妇还算处得来,若是荣安媳妇有闲暇,多邀邀她出门散心,在你们府上,我也放心。”

    文氏满口答应。

    傍晚,许活回府,众人接在老侯夫人屋里,文氏便说起此事以及高氏的拜托。

    方静宁应下,“回去我便亲手写帖子邀请她。”

    文氏目光欣慰又喜欢。

    而方静宁说完便低下头,安安静静冷冷清清的,长辈们问话她便应承回答,不问话不叫到她,不接茬也不主动搭话。

    这几日她便是如此,见着许活便照常与她问好,多余的一概没有,仿佛许活这个人只是个存在,与她不相干了。

    许活则与平常一般,说起朝堂上的事:“据消息,今年匈奴有一部受了雹灾,这几日,西北有军报,匈奴又有异动,陛下点郭曦为驸马,应是有安抚安西节度使之意。”

    朝中确实无大的战事,然四方边境皆常有外族匪患冒犯,北边儿是一到冬天,粮草短缺便会频繁犯境,只是一直以来规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