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书迷正在阅读:永宁事记(nph)、【民国】静姝、雪鹿啊雪鹿、犯上[Futa]、月牙欲烙【高H,肉】、傲嬌霸總的復仇女神、重生之孝敬宪皇后、乖夏夏(1v1强制)、前男友搬到对门后、美丽NPC又被诓骗了(无限NPH)
北山书院的月度考核试题是由山长领一众夫子共同出题, 再交给县学教谕审核,最后呈报县令备案。 流程很繁琐且严谨,其余各大书院大致也如此。 而年中、年末考核则是由县学同县令出题,让全县所有书院同步进行考核。 这有点像现代的统考, 为的是掌握全县的教学情况。 一大早, 林泽他们出门就碰上砚池斋的许多同学, 大家难得如此统一的时间出现在食堂。 今天的伙食也特别丰盛些,林泽端着平时吃的猪杂汤粉怀里揣着个鸡蛋, 跟刘一阳、雷宗荣两人汇合。 瞧见两人也端着一个碗过来,林泽笑着打趣道,“难得啊,咱们三吃一样的。” “今儿考试, 天冷吃碗热乎的, 手脚暖和,拿笔也灵活些。”刘一阳语气轻快, 看得出来对自己学习的成果挺有信心。 林泽一边剥鸡蛋, 一边看向自己碗里猪杂,“那是, 我告诉你们, 猪肝补血。平日里食堂要是做这道菜, 你俩多吃。” “还有这等好处?猪肝价钱便宜, 肯定买。”刘一阳咧嘴, 低头吸溜一口冒着热气的汤。 雷宗荣也点头表示, 心里记下这事, 打算下回去县城书铺时,顺道买些吃。 三人花了十来分钟就把这碗汤粉吃得干干净净,马上往崇志堂赶去。 大家在自己位置上静坐看书, 各自互不打扰,偶尔会有人低声交谈。 待山长并两位夫子出现,所有人都端坐好。 林泽的视线马上落在王夫子手里拿的试卷上,这年头的考核很像现代模拟考。有试题有答题卡,还有几张草稿纸。 科考中,草稿纸是官方发的,现在是大家各自准备。 “好了,人来齐,九月份考核正式开始,众学子务必爱惜名声,不可做营私舞弊之事。如若有谁犯此院规,皆逐出书院,绝不姑息!”吴序例行训诫。 众学子皆应道,“谨遵师长教诲!” 很快,山长便离开前往下一个班,留下的两位夫子一人发试题,一人发答题卡。 林泽早就准备好笔墨纸砚,拿到试题第一时间审题。题目类型大都是固定的,林泽早已打听清楚。 第一道是以秋风为题,作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林泽清楚在这块上属于短板,但一直以来刻苦努力去突破,现在作诗水平大有长进。 加上这道题不算难,上次参加集会,还做过呢。因此第一道题,林泽答得很顺利。 虽有把握,但还是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检查两次,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林泽才使劲搓手。等掌心更暖和,才开始小心书写。 第二道题是一篇赋,‘玉烛’为题,以“和”字为韵,限五言六韵。赋这个体裁,现代人也是有印象的,比如‘阿房宫赋’、‘赤壁赋’等。 这次的题目要求长短没有做要求,可长可短,但肯定是比刚才那首诗内容要多。 ‘玉烛’并不是像玉一样的蜡烛,而是出自《尔雅·释天》,云:“四时调,为玉烛。”,意思是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夸就完事了。 根据要求的韵律格式,先吹一遍皇帝的德行堪比尧舜,国家安定人民幸福。 再说国运昌隆,风调雨顺,国家如有神明庇护。 最后感慨一句,啊~在这样美好的时节,大家都歌颂贤明的君王。 很快,林泽就写到第三道答题,难度跟着上来,这道是策问题。 “浮费弥广”。这道策问题是想问考生,财政支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怎么办? 林泽的总体构思方针就四个字‘开源节流’。 但具体写的时候,要引用四书五经开头,比如《尚书》有云……引出论点,否则答案就不行。要有理有据,有出处。 最权威的就是四书五经里的,别的都白搭。 这些儒家经典书里有什么案例是跟开源节流有关系的,人家是怎么做的,再引到林泽要说的方法上,这些都是有固定的写法。 林泽在家里跟老爹、在别庄里跟太傅,又去雅集上混一圈,现在在书院也不是白待的。 虽然在遣词造句的细节上,还没佼佼者的文采斐然,但表达的内容绝对有干货,立意上已经相当有优势。 这套试卷一共四道大题,最后两道都是策问,内 容定好的,并要求以八股格式答题。 林泽在第三题写出初稿时,已经到中午,大家默默掏出准备好的干粮,快速填饱肚子,继续写。 真有种在考场号舍一样,为了避免拉肚子,林泽没喝冷水,而是进空间喝昨晚准备好的热牛奶。 他拿空间里的牛奶出来,烧开,晾凉到能入口的温度,重新放回去。 一早起来,进去看了看,没想到牛奶竟然真的没有变化,还是放进去时的样子。 真是让林泽搞到了空间的一个新用途。 日影渐斜,这场考试持续了八个小时,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四点,中间一点没休息。 若是要上厕所,则举手,由一位夫子带着去。 初冬时节,天黑得早,四点考完,等夫子把答卷收好,大家纷纷站起来动动手脚,真的都僵硬了。